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廉政 > 廉政要闻

十年重生 廉洁阳光洒满重建路——回首“5·12”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

【发布日期:2018-05-14】 【 关 闭 】

 

图为恢复重建后的映秀镇。(资料图片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纪委监委提供)

 

 5月,美丽的水磨镇,细雨氤氲,古街林立,游人如织,如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后十年间,这里从废墟上崛起,旧貌换新颜。从2008到2018,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十年间,四川谱写了一曲灾后重建、科学发展的壮歌,实现从悲壮走向豪迈,曾经满目疮痍的天府大地处处展现勃勃生机。

 曾有一家海外慈善机构的总监,全程追踪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物资的去向。他的评价是:每个程序都有责任人,制度流程环环相扣,来龙去脉清清楚楚。

 “从抢险救灾到临时安置再到恢复重建,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我们全力投入、快速跟进,努力探索和把握应急状态下开展监督检查的规律。”四川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扎实工作,四川实现了廉洁救灾、阳光重建,向党和人民、向历史和社会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加强监管,每一分钱都用到救灾和重建上 

 “加强对救灾物资和资金的监管,对贪污挪用、以权谋私等行为,要依纪依法查处。救灾物资和资金的分配要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公告天下,取信于民。”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四川召开了全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强调对挪用和侵占救灾款物的严惩不贷。

 恢复重建阶段,监督检查工作也从未放松,“公告天下、取信于民”成为四川坚持阳光重建、廉洁重建的重要思路,更成为四川的庄重承诺。

 承诺重于泰山,承诺化为行动。

 “一定要有账,一定要及时发放,一定要全程跟踪。”抢险救灾的第一时间,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救灾捐赠资金管理的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十万火急地下发到各省级部门和各市州。随即,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成立,纪检监察、发改、审计、财政、民政等多方面力量全面整合。6个重灾市(州)及其所属受灾县(市、区)、乡(镇)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

 与此同时,监督检查工作重心下移,一线监管力量不断强化,监督到县乡,覆盖到村社。四川从全省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发改、建设等部门抽调近300名干部,组成6个重灾市(州)监督检查工作组、44个县(市、区)监督检查工作组,实行驻点和巡回检查。各市(州)、县(市、区)也分别成立了监督检查工作组,积极开展监督检查。一个统一导、齐抓共管的监督检查体制,将违纪违法行为置于监督者的“法眼”之下。

  “地震发生后,大量救灾物资、资金‘涌向’北川。我们第一时间就组织对物资与资金发放进行全程监督,设立村级监督员进行审核。”北川羌族自治县纪委干部邓云春回忆道,“面对面”村务监督这一做法就是在灾后物资发放过程中提出的,监督员直接深入村(社区),进行“精准监督”,实现由“纸对人”到“面对面”。

 制度先行,确保向党和人民交一本明白账、放心账 

 在距离震中映秀镇50公里的汶川县城,阿坝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牌子十分显眼。

 工程建设项目的“牛鼻子”是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是要牵住这个“牛鼻子”。在发现一些招投标代理机构不讲诚信、违规操作之后,阿坝州整合工程交易中心、土地矿权交易中心等,要求200万元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50万元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投标管理。

 这一新举措,不仅有效防止了领导干部对工程项目的插手干预,而且通过机制创新,每个项目的招投标时间比法定时间节约12个工作日。“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成为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的“四川经验”。

 “已经建成快十年了,我们北京小学的基础设施依然这么好、这么先进,这样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5·12”地震十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位于什邡的由北京援建的学校,老师们对这所学校的建筑质量、设计理念仍赞不绝口。

 当年,针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特点,四川将项目资金及工程建设监管作为重点,紧扣“预防在前、规范在前、监督在前”的思路,围绕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管理监督办法、抗震救灾“特殊党费”使用管理监督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资金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有章可循。

 除此之外,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还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建立重建资金管理数据库,做到资金来源明确、去向清楚。省财政厅研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管理系统”,建立项目立项、审批、实施情况动态跟踪监督机制,真正确保每一笔援建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确保向党中央和人民交一本明白账、放心账。

 与大量物资和款项一同到灾区的,除了从省上派出的监督检查工作组,还有省纪委公开招募的300余名社会监督员,以及市州、县市区先后组建的480个监督检查工作组……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衔接,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贯通,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相配合,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越织越密、越铺越广,实现对资金、物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督。

 监督执纪,对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灾难可以摧毁家园,但摧毁不了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更摧毁不了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据时任汶川县映秀镇纪委书记的何光琼回忆,“震后映秀镇党委政府办公楼在地震中夷为平地,每天吃住、办公都在帐篷里,但大家干劲十足,没有一刻懈怠。”不管是抢险救灾阶段,还是过渡安置阶段,效率很重要,纪委的监督很重要一个目的就是保障抢险、安置工作都要有效率,监督执纪均全面从严。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省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四川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检查组反馈的情况会在全省通报,并分解量化,逐一发出整改函、督办通知,要求有关单位整改落实。

 灾后重建资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对于把黑手伸向重建资金的违纪违法问题,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开通统一举报电话、建立网上举报信箱、在群众集中安置点设立投诉点等方式,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始终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对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绵竹市在农房重建后,实施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中,有部分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收受施工方的“感谢费”,该案涉及多个乡镇20多名党员干部,市纪委收到举报后立即快查快办,严肃执纪。“严管就是厚爱,只有经历了阳光重建那段艰苦岁月,才更能体会一种保护干部的坦诚和真挚。”时任绵竹市纪委副书记徐顺铨感慨良多。

 整个汶川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四川省先后查处相关违纪违法人员500余人。通过严肃查处典型案件,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廉洁重建的责任感。

 严格监督执纪的同时,四川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制定《关于公开公示救灾物资接收和分配情况的通知》;出台加强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的意见,将公开公示工作纳入效能问责的重要内容;宣传安置补助政策,公开灾后重建项目、资金情况;增强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透明度……有效的公开公示,贯穿抢险救灾、临时安置、恢复重建各个阶段。

 十年重生,廉洁阳光洒满重建路。一个比震前更美好的锦绣汶川已呈现在世人面前。(记者 何旭)


附件下载: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中共阿坝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阿坝州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蜀ICP备14022616号   联系电话:(0837)2821508   电子邮箱:abzlc@163.com
川公网安备:51322902000102号   技术支持:四川凯普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8-962377  您是第 位访问者,实时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