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泰和县老营盘镇五丰村附近的山腰上,袁玉冰烈士墓就在他出生地的那一片青山环抱中,墓碑上写着“革命事业立千秋,烈士精神传万代”。五月的雨丝丝缕缕地落在苍松翠柏上,诉说着英雄的事迹,令人肃立而思。
袁玉冰,1899年出生,江西泰和县人。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并很快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后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3年春,袁玉冰受党组织委派从北大回到南昌工作,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在南昌,他与赵醒侬、方志敏等一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民权运动大同盟”两个公开群众团体,并担任民权运动大同盟交际部主任,领导江西民众开展反对反动军阀的斗争。
1924年3月,中共中央调袁玉冰到上海工作。同年8月,受党组织派遣,袁玉冰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8月按党的指示提前回国,任共青团上海地委宣传部主任、地委书记,为后来北伐军胜利进军江浙地区做了大量工作。
1926年10月,袁玉冰参加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年底,奉调回江西工作,担任共青团江西区委书记,并主编团的刊物《红灯》周刊,使之成为宣传革命理论、反击国民党新右派进攻的重要舆论阵地。后任中国共产党江西区委宣传部长、区党委书记等职。
“袁玉冰是江西地方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贡献。”泰和县史志办主任刘捷说,“他威武不屈、富贵不移,为实现崇高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是共产党人的楷模。”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全国各地都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的工农积极分子惨遭杀害。在这危难时刻,袁玉冰毫无畏惧,于5月16日写下《蒋介石政府的危机》一文,深刻揭露蒋介石“清党”的实质,痛斥其镇压工农运动和叛变国民革命的种种罪行,号召人民奋起反抗,为自由而战,为解放而战。
不久,袁玉冰被任命为中共九江地委书记,他不惧危险,出生入死,积极组织赣北秋收暴动。11月,袁玉冰调任赣西特委书记,在吉安准备组织暴动。12月13日,袁玉冰化装进入南昌向省委汇报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对他威逼利诱,用尽各种酷刑,他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2月27日,袁玉冰在南昌下沙窝刑场英勇就义,时年28岁。
“听前辈们说,爷爷非常爱学习,为了学习他什么苦都能吃,脚磨起了血泡用盐水泡一泡,再继续赶路。”袁玉冰的侄孙袁登泰说。袁登泰的儿子袁鑫真诚地表示:“太爷爷是个‘大人物’,我也要像他一样努力读书,为社会做贡献。”(记者 李美娟)